一、流动站简介
浙江省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2009年设站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建有总面积2.4万余平方米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价值1.6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50余台(套),在学科专业范围内已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现有食品功能与营养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平台(国家“111”引智基地)、全省食品微生物及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功能食品制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英国食品感官科学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0余个。2024年,以食品学科成果为主要支撑的农业学科ESI全球排名1.63‰。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流动站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自主培育的4名国家级人才和18名省级人才。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46,博士后合作导师26人。
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与美国MONELL化学感官中心成立感官科学实验室,与英国利兹大学成立食品口腔加工联合实验室,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成立食品消化与营养联合实验室,并联合英国利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7所国际知名高校成立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大学联盟,依托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际大学联盟成立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博士后创新中心,目前已招收博士后40余人,出站博后30人。
流动站坚持商科传承,围绕食品流通与消费过程,特别是饮食结构及消费模式快速演变带来的健康风险,专注于食品消费特性(感官、品质、营养)与安全健康等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及专业人才培养。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招收计划
流动站名称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拟招收人数(人) |
对申请人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顾青 |
食品生物技术 |
2人 |
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物信息等 |
顾青,guqing2002@hotmail.com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傅玲琳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2人 |
食品科学、化学、材料学、免疫学、组学、传感技术与设备、生物化学等 |
傅玲琳,fulinglin@mail.zjgsu.edu.cn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田师一 |
食品科学相关专业 |
2人 |
食品感官科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郦萍 |
食品微生物 |
2人
|
有食品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背景均可,有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分析经验者可优先考虑 |
郦萍,ping-biology@outlook.com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于平 |
食品生物技术 |
2人 |
食品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化学、免疫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谢湖均 |
食品胶体与营养 |
2人
|
食品、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等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曲道峰 |
食源性致病、耐药菌的溯源及检测、食品生物工程技术 |
2人 |
食品微生物、生物技术 |
曲道峰,125800160@qq.com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章悦 |
食品纳米技术 |
1人 |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材料或化学相关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刘玮琳 |
食品生物技术 |
2人 |
对食品消化与生理、食品营养、食品化学、食品胶体化学等有较强基础。 |
刘玮琳,lwl512@zjgsu.edu.cn |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董老师
联系电话:0571-28008906
邮箱:992329784@qq.com
版权所有 ©2018 浙江工商大学 All Right Reserver. 技术支持:名冠电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86)571-28877288 Email:rsc@mail.zjgsu.edu.cn